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文具] - 老派克鋼筆的故事

自從踏進文具大坑後一直很想嘗試鋼筆,但我在紙膠帶、貼紙、印章、各種筆和筆記本的花費就已經很可觀了,加上本身工作並非高薪行業,要再撐起一個好像有點奢侈的嗜好似乎有點超過。有天我媽提起她當年念專科時因為是讀美工科都要練鋼筆字,而她從小就是看外公用鋼筆寫字的,外公拿筆的姿勢很特別(或者說根本錯誤XD),一般人用右手寫字,筆的末端是朝右的,但外公是朝向自己,而一般中指無名指小指會內彎像握拳,外公則是伸直且指腹貼在桌面上,也難怪老媽說外公寫的字沒人學得來啊!
我並沒有看過外公本尊,他是當年與蔣介石一起撤退來台的職業軍人,在我媽小時候的相本裡充滿了外公各種大頭照和生活照,還曾經用證件照快拍的機器拍過搞怪的照片,實在很新潮啊!若還在世的話,擁有兩三台自拍機甚至拍立得我都不意外 哈哈XD 而且我外公真的很帥(一定要說一下),穿上軍服像是新生代型男演員飾演軍官一樣,且李志希這對明星雙胞胎兄弟跟我外公還有點神似哪


去年外婆離開我們後,我媽有天帶了一盒鋼筆回來給我
"這兩支是外公的,你拿去研究看看"

咦?
這是準備入坑的意思嗎?



花了點時間查了許多資料,我還很直覺的找派克的網站看型號,沒想過這些早已是上一個世代的東西了,一個個款式點進去看還找不到 囧



首先,這支是標籤未拆的派克21,灰藍色筆身及銀色筆蓋
生產時間是在1948~1965,推算外公戰後在台灣開始有穩定生活,加上退伍後的時間,我想大概是1963之後了(據猜測可能是跟另一支61一起買的)根據過去新聞資料得知在1950~1960年代,派克21是很好的禮物,一支要130元台幣(那時候台灣人的每年平均所得大約是1412元,一支筆130還真的算是奢侈品)


標籤背後是商標吧,跟現代的不一樣,其實我本來想把標籤拿掉,但他無法完整的抽下,所以就留著了,銀色筆蓋上刻有21和PARKER的字樣,以及made in USA 



筆尖是暗尖款,也有在資料上看到有人稱為鷹喙筆尖,目的是為了防止墨水蒸發。上墨方式為壓囊上墨,也有看到氣壓上墨的說法,不知兩者是否一樣?這支的壓囊是有個U字型的夾子可以按壓,一般似乎是用在小筆款(不過這支似乎一點也不小啊)上面不鏽鋼上有刻字教你怎麼使用



這支是61,1956~1983
深灰(?)筆身及金色筆蓋,我在國外的派克鋼筆網站上看了不少,但都看不出來這支應屬於哪種顏色,所以就自行判定為深灰色

這支我起初花了一番功夫才知道他的型號,筆蓋上並無明顯標示,是拿了放大鏡才看到小小的字
1/10  12K  G.F ,直接拿去谷歌,起初還以為是51,後來從筆尖的箭頭來看才知道是61
意思就是包1/10厚的12K金(gold filled)


筆尖一樣是暗尖,這支不是真空也不是氣壓上墨,而是虹吸上墨(毛細上墨),以賽璐珞做為毛細,再以有著鐵氟龍的塑膠管包覆,不用任何機械就可上墨,也就是說只要筆尖沾了墨水約兩三分鐘就可以寫了,不過這種好像不好清洗也會堵塞,後來61就出了虹吸加卡式墨水的形式(卡吸兩用)
61從上市開始有三種變化,1956~1968都是毛細上墨,1969之後的就是卡吸兩用的了。中國的鋼筆論壇上有人提到這支雖然不易清洗,後期卡吸兩用也沒有很受歡迎,不過多年後的鋼筆玩家倒是很喜歡這款,滿有趣的,當時設計的人們應該也沒想到吧!



接下來這支是從我姨爺那拿來的,姨爺對我來說是位傳奇的人物,他從江蘇一起撤退之後,跟幾個人合資在台中開了個蘇式點心店,年長台中人也許知道,就是那間在自由路上台中公園旁的蘇州采芝齋,逢年過節月餅什麼的都很受歡迎,還曾經為了讓老師傅趕工而把鐵門拉下,做好了再開門,只是後來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好,家裡也沒有人願意接手,店也就收了。


派克15 好像也被稱為mixy ,是1979之後的款式,從英文網站上看說因為價格便宜也被稱為是學生鋼筆

銀色的外觀讓人以為是高級中性筆啊XD
筆蓋上刻有 PARKER,Made in France,還有UL的字樣,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沒查到。
這款是明尖,近筆身處有小小的派克商標,這支一樣是氣壓上墨,跟21不同在於這是不鏽鋼管,比較有名的(?)派克51好像也是這種。(51也似乎是暗尖的始祖?)




其實在寫這篇之前我去了趟位在台中的長益鋼筆,想請老闆幫我看看這三支情況,還能不能用,老闆一看就說:這是從死人那拿來的喔?(台語) 我說老闆啊您也太幽默了XD大概是看我年紀輕不太可能會自己買這種老鋼筆吧!台語障礙的我其實聽不太懂老闆講的東西,也不怎麼會講台語,很多想問老闆的問題也就不太好意思問了,感覺有點可惜(哪天誰要去的時候請帶上我啊)
倒是有聽懂老闆問我要不要買墨水,這ㄧ瓶是老闆從還未拆的箱子裡拿出來的,兩百元有找,回家查了才知道派克的墨水叫quink,有快乾的意思。


離開前老闆對我說:這都是很好的筆,要好好的使用啊(講國語)



回家後發現派克15還有一些老闆上的墨,就拿起來寫寫看,不太習慣這種有阻力的觸感,但覺得能夠讓這些老鋼筆能繼續發揮他的價值也很好啊,另外兩隻倒是打算收著當紀念



我再去買支微笑鋼筆來玩好了XD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住宿] - Next Taipei Hostel 一宿

自從心理有了想開青年旅舍的想法後,就很想到處住,體驗一下
我住青年旅舍的經驗沒有比其他人多,但我敢說觀光旅館法規部分我絕對比一般人知道得多(但這不是重點)

Next Taipei Hostel 下一站,台北
聽起來有點俗俗,這大概是想搭上幾年前的連續劇下一站幸福的梗
(老闆如果你看到了我先說對不起,我這個人對於事物的形容比較直接一點)
當初在hotels.com上找的時候,第一考量就是價格了,因為現在手頭不寬裕,雖然還是有點預算可以出去走跳,但也不是到可以住一晚千起跳的那種,下一站台北的價格是我目前住過最便宜的青年旅社,500有找(含稅)
這年代我們都知道便宜可能沒好貨,就像390的包包沒背幾次,背帶就在馬路上硬生生斷掉那樣
不過這個看起來不變的定律在青年旅舍上常常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入住當天,晚上九點多才前往旅社
旅社位置在西門町商圈內某棟電梯公寓的最高一層
晚上九點後大門會關上,我是趁別人要進去時一起跟進去的,如果當你抵達門口卻發現大門是關上的,別緊張~敲敲門請保全幫你開門就好囉

電梯門一開就能看到櫃台,燈光有點暗但有休息的氣氛,不是像以往住的那種有著明亮大廳的感覺,我還滿喜歡的,check in 完換上旅社的拖鞋,櫃台人員會帶你前往房間,也順便和你介紹各設施,及教你使用房間內的置物櫃密碼鎖。當天的櫃檯人員是一個男生,他也很理所當然的走進了女生房間,啊要是剛好有女生大喇喇的直接換衣服不就要被踢出去了 囧

衛浴設備,出乎意料的非常乾淨,風格也與外面的整體裝潢很符合
有附洗髮及沐浴乳很方便,建議裡面再附個掛勾可以方便掛袋子之類的東西
地上的排水很好,換衣服不會因為地上的積水而讓褲管濕濕的 very good!!


廁所跟浴室是一起的,只用洗手台來做區隔,位置擺的方向是相反,我還以為後面是鏡子XD
洗手台下的抽屜裡有吹風機


櫃檯旁的樓梯上去是交誼聽,裝潢走的是工業LOFT風
旁邊書架上當然有各個地區的觀光景點指南

茶水間,喝茶喝咖啡自己來,但是我都沒有泡:S
還附有冰箱、瓦斯爐跟微波爐,我還偷偷打開冰箱看有沒有什麼免費小點心XDDD


交誼廳內有兩台電腦可以使用,有個男生還在看韓劇,啊...聲音有點大聲= =
為了寫明信片我在這待了快兩小時,其實有一部分是想要獵豔(小聲)XD

 感覺坐起來很舒服的椅子,但對一個需要寫明信片的人來說......高度有點不太適合啊



上舖的單人的床位,捲簾拉下來就有完美的隱私空間
我覺得這種有隱私的空間有好有壞,好處是比較能有自己的空間不怕被打擾
壞處是如果你想要找人聊天......可能也要看有沒有人也開著簾子的XD
床頭有可以調整角度的燈,亮度一百
另一面看似是會反光的那種牆壁,當鏡子剛好,我在那玩Z3的美肌相機玩超久
左邊那個縫隙拉下來就是小桌子



不知是不是因為簾子的關係,感覺有點悶,空調不太流通,但也算還滿安穩的睡到天亮
在我床位對面長這樣,有些床位是直的,有些是橫的,喔對~~~梯子還是不太好爬但不至於會踩空摔倒那種地步,但爬到最上一格時很容易撞到腳QQ



感謝下一站台北帶來的美好經驗,CP值很高的一間旅館,青年旅舍在台灣真的不好經營,期待相關法規進步、政府能認真看待這塊背包客市場(拜託~以為背包客來台灣觀光有錢住涵碧樓喔?)話說第一次住青年旅舍的時候有附早餐,讓我每次找青年旅舍時都希望可以附個吐司果醬咖啡茶XDDD